你读大学,他进技校,我当售货员,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
时间:2023-04-03 :00:00:00 • 点击:2788 次
“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,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,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: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”。这是印在1998年新华字典中的一个例句,用来示范冒号的用法。
二十多年后,这句话成了一句黑色幽默,“都有光明前途”的三个人,在教育分流的制度中,奔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,也折射着中国几十年来的教育体制变化。
1.从香饽饽到被嫌弃
上高中还是上职高,这句话放在现在,绝大部分人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。但把时间往回倒几十年,可能会听到截然不同的答案。
新中国成立之初,百废待兴,教育资源也相对匮乏。教育部在全国兴办重点学校,通过严格的大学考试,高效选拔需要的人才;改革开放后,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,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成为劳动市场的刚需,于是专业学校、技工学校的比例随之扩大。
读了高中不一定能考上大学;但读了职业学校,就一定能分配到工作,不少还是有编制的“铁饭碗”,这么一看,职高与高中一样“都有光明的未来“。而随着中专包分配制度的取消和进入大学难度的降低,职高从香饽饽变成“差生”聚集地。
接受大学教育还是职业教育,意味着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。在教育学中,这种“根据所进入的课程(学校),对以后的职业选择机会、范围进行限制“的现象,被称为トラッキング(Tracking),也就是我们这篇文章要探讨的教育分流。
2.教育分流,一种不平等
读大学还是读大专,用分数说话,看似非常公平,但在走到高等教育的门口,大家背负的是截然不同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。
以学校为例,我国有市重点高中、区重点高中等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。日本也有上位、中位和下位校,这种学校品级之间的差距被称为「学校間格差」。此外,同一个高中也有清北班、A层班、平行班等分类,不同班级老师教龄、资质,学生成绩各不相同,这种内部差异被称为「学校内格差」。不管是在中国,还是日本,都是同样面临这样的“二重のトラッキング”。
或许你会说,那你努力学习,进入重点高中的清北班,这样就能享受最好的教育,然后就能考上好的大学啦。成绩表象的背后,是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资源的争夺,在补习班,学区房等一系列外界条件的加持下,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早已处在下风。
既然来路不可追,那在职校好好学习,是否“未来可期”呢?
3.分流后的尴尬
在我国,初中毕业后,学生通过中考成绩,被分为三种类型的学校:普通高中、职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。普通高中是提供综合教育的学校,是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必要条件,而职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则更侧重于职业教育和培训,学生在这些学校学习的内容更加具体实用。
然而在现实中,分流机制不自觉地变成了“一流”普通教育和“二流”职业教育的分水岭。
职教“不正规”、“没前途”、“不情愿上”是较普遍的社会认识;考分低、品行差、落榜生、失败者是多数职校生的社会定位;职校教师们为职称评定、工资待遇、社会地位不如普高而烦恼。
诸多教育不平等现象,其根源是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。本应肩负培养技能人才,快速对接劳动市场的职业教育,在社会观念、学历社会、精英教育、高考制度等浓厚的大众情结之下被边缘化,常常陷于比普教低一等的无奈和尴尬。
教育该分流吗?随着2022年《职业教育法》的修订,对于中考分流还是高考分流,社会上不同人群的呼声褒贬不一。
一些人认为,这种分流制度可能导致学生的人生轨迹被预设,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,而另一些人则认为,这种制度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,帮助更多人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,这也是教育分流的初衷。
德国,日本都是教育分流做的比较好的国家,接下来,我们来为大家介绍日本教育体系中,分流后的现状。
4.日本的教育分流
在日本,教育分流现象主要表现为中学生进入高中后的不同教育轨道,即普通高中、职业高中和综合高中。普通高中注重学术性教育,以升学为主要目标,而职业高中注重职业实践和技能培养,以培养适应就业市场的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。综合高中则是介于两者之间,同时注重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。
职业高中的分类非常细致,福祉医疗、IT、动漫、电气、建筑、船舶、糕点制作、特效化妆、时尚设计等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。
△東京都立産業技術高等専門学校
5年制的职业高中社会认可度如何,从就业率和薪资待遇上可以得到最直接的答案。
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数据,2022年日本普通四年制大学的就业录取率为74.1%。而高等専門学校(职业学院)的就业率为93.2%。在就业率上,可以说职业院校远超普通四年制大学。而在薪资待遇上,高等専門学校与大学毕业生的初始工资相差约在2~2.5万日元(约1000~1500人民币)之间。
和中国相比,日本的职业教育显得更加成熟。
5.教育分流的课题研究
在教育学的研究领域中,教育分流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现象。其背后所蕴含的“教育机会均等”也是教育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。
社会文化背景、经济状况、家庭环境、姓别对教育机会的平等性都会产生影响,以下,我们为大家列举三位相关课题研究的教授。
教育格差的研究
家庭经济背景或社会地位影响儿童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的现象
相关教授:御茶ノ水大学・石井クンツ昌子教授
研究分野:家庭内性別役割分業の国際比較、家事参加
教育国际比较研究
由于教育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下存在很大差异,因此国际比较研究非常重要。通过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教育差异和社会背景,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教育问题。
相关教授:九州大学・竹熊尚夫教授
研究分野:比較教育学
教育的性别问题
在教育领域,男女之间存在差距。例如,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可能不如男性,并且职业选择受到限制。需要考虑性别问题并改善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。
相关教授:北海道大学・辻智子教授
研究分野:社会教育、青年教育、女性・ジェンダーと教育
在东京外国语大学海外事情研究所发表的一篇书评中,介绍了由中国学者许庆豫,卢乃桂执笔的著作《教育分流论》。这本著作系统的对90年代中国教育分流做了详细的历史发展介绍,对于理解教育机会的均等这一类课题非常有帮助。
以上,就是关于教育社会学中,一些常见课题的介绍,在今后的推送中,我们会为大家带来更多关于教育学的考研知识分享,欢迎大家持续关注。
-END-